安基阿卢斯之战,安基阿卢斯战役

发布时间:2024-06-16 02:12:05 访问次数:

安基阿卢斯之战

917年, 6万罗马精兵阵亡沙场,西蒙一世乘胜追击,直抵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被迫求和。安基阿卢斯之战,东罗马帝国准备充分,结果被3万保加利亚士兵压着吊打,全军覆没。此战,东罗马帝国威望跌落谷底,皇帝君士坦丁七世只好每年送“岁币”,求得北部安宁。

曾几何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秦汉帝国,三足鼎立,傲视环宇。罗马帝国名义上横跨欧洲、亚洲、非洲,但内部矛盾众多,外强中干而已。随着帝国分为东部、西部,罗马帝国辉煌不再,只有挨打的份。匈奴人、突厥人、日耳曼人、阿拉伯人,都能吊打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被哥特人取而代之。东罗马帝国也是度日年,阿拉伯帝国崛起后,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经常出兵攻打东罗马帝国,夺取了大片土地,还多次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后来,阿拔斯王朝衰落,北方的保加利亚人又入侵,东罗马帝国危机重重。

保加利亚人,据说是中亚突厥人的一支,在唐朝名将李绩、苏定方的打击下,迁徙到欧洲,并进入巴尔干地区。西蒙一世,保加利亚帝国的建立者,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类似于李世民、朱棣等以战争为荣的大帝。西蒙一世一生,4次围攻君士坦丁堡,让东罗马帝国元气大伤。

913年,7岁的君士坦丁七世继位,西蒙一世认为有机可乘,便亲率3万精锐征讨东罗马帝国。西蒙一世七战七捷,沿途罗马军团纷纷溃败,保加利亚士兵抵达君士坦丁郊外。此时,尼古拉斯摄政,他主张妥协,让7岁皇帝迎娶西蒙一世的女儿,结为亲家。

东罗马帝国妥协,女儿成为皇后,西蒙一世很高兴,不但率兵撤退,还归还所占领的土地。谁知,东罗马帝国很快就反悔了,君士坦丁七世没有迎娶西蒙一世的女儿,而是迎娶海军大将罗曼努斯的女儿。东罗马帝国眼中,保加利亚人还没有开化,与他们联姻是一种耻辱。

君士坦丁七世悔婚,西蒙一世非常恼火,感觉自己被耍了。为此,他决定率兵征讨东罗马帝国,再次攻打君士坦丁堡。既然悔婚,东罗马帝国也想到了会爆发战争,也做好了战斗准备。君士坦丁七世从小亚细亚、色雷斯等地抽调精锐,集中在君士坦丁堡,准备出征。

为了确保获胜,君士坦丁七世派人去联络塞尔维亚人、马扎尔人,让他们从北面偷袭保加利亚,与东罗马帝国夹击西蒙一世。对此,西蒙一世也针锋相对,他派人去联络阿拔斯王朝,希望能得到阿拉伯海军的协助。但是,东罗马帝国早有防备,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不愿意作战,但承诺保持中立。

917年,6万罗马精兵云集君士坦丁堡,其中骑兵15000余人,准备迎战保加利亚军团。罗马军团,单兵战斗力不如保加利亚人,但得益于发达的冶炼业,以及充足的财力支撑,罗马士兵的装备非常精良。例如,步兵装备铁质盾牌,重装骑兵则全副铠甲,骑兵还有护膝、护肩等防备。

西蒙一世麾下兵马约6万,但要防备塞尔维亚人、马扎尔人的进攻,参与战斗的士兵只有3万。此外,西蒙一世想击败罗马军团后,便攻城略地,所以带来大量的非战斗人员,一线战斗士兵也就2万来人。

装备上,保加利亚不如罗马,步兵只装备短刀、木质盾牌;没有重装骑兵,以轻骑兵为主,使用反曲弓、复合弓。

安基阿卢斯,平原地形为主,西部有少量的丘陵,东部则靠近黑海,这是双方决战的地方。罗马军团主帅是约翰、利奥,都是百战名将,经验丰富;保加利亚军团主帅是西蒙一世,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南北列阵,步兵、骑兵一起上,准备正面硬刚。

约翰的潜意识中,西蒙一世之前的战斗,都是以马其顿方阵与罗马军团交锋。马其顿方阵,一种奠定的步兵方阵,骑兵只是辅助部队而已。亚历山大时代,马其顿方阵风靡一时,在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之战中大放异彩;号称百万大军的波斯帝国,就是败在马其顿方阵之下。

马其顿方阵之所以厉害,主要是之前的战斗太过“绅士”,直接正面硬刚,且对手缺少骑兵、弓弩兵。如果马其顿方阵遇到秦军弓兵、汉军骑兵,亚历山大只能灰溜溜地逃跑,一点脾气都没有。原因很简单,方阵侧翼太薄弱,只要骑兵能突破侧翼,方阵内部的步兵只能被宰割。

基于对马其顿方阵的了解,约翰下令骑兵突击保加利亚军团右翼,试图撕开这薄弱防线。如其所愿,右翼很快被撕开,保加利亚骑兵稍微一抵抗便后撤,罗马军团直接冲向中军,击杀保加利亚的步兵。表面上看,罗马军团进展顺利,实则上了西蒙一世的当。

西蒙一世没有摆开马其顿方阵,而是左右两翼部署骑兵,中路部署步兵,先吸引罗马军团攻击中路,然后两翼包抄,将罗马军团围歼。双方厮杀之际,西蒙一世派遣部分士兵穿上罗马士兵的盔甲,然后在阵中喊话,说约翰阵亡沙场,扰乱对方军心。

由于之前屡战屡败,罗马军团对保加利亚人有某种恐惧感,便信以为真,认为自己即将失败。就在罗马军团慌乱之际,西蒙派遣左翼骑兵投入战斗,利用反曲弓射杀;中路步兵、右翼骑兵也掉头厮杀,与左翼夹击罗马军团。即便如此,罗马军队凭借精良的装备,还是给保加利亚士兵带来极大的杀伤。

战斗中,西蒙一世的战马被弓弩射中,本人也受伤。西蒙一世换下马匹,继续投入战斗,保加利亚士兵斗志旺盛。战斗胶着之际,埋伏在西部丘陵里的骑兵突然杀出,约翰猝不及防,被小兵打死。主帅阵亡沙场,罗马士兵乱成一锅粥,纷纷溃败,西蒙一世乘胜追击。

一番战斗下来,6万罗马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副帅利奥灰乘坐小船,溜溜地逃回君士坦丁堡,西蒙一世兵临城下。此时,北方的塞尔维亚人、马扎尔人袭击边境地区,西蒙一世腹背受敌,只好率军返回,东罗马帝国躲过一劫。

当时的马其顿防线被称为固若金汤的法国堡垒,但德国军队并没有正面去攻破这道防线,而是走了一条被称为“无法穿越的地区”——阿登森林,从而快速突破,从马其顿防线的背部,击垮法国堡垒,最后彻底拿下法国。所以这些固若金汤的法国堡垒,事实上并没有起到作用,德国只用了35天的时间,就攻破了首都巴黎。

最早为了抵御德国的攻击,法国不遗余力地修建马其诺线,该线宽20至25公里,由复杂的堡垒、工事和军事设施组成,如边防哨所、通信指挥中心、步兵兵营、路障、炮兵机枪阵地、反坦克炮塔等,有各种各样的地下医院、工厂、发电站和厨房。数百公里的防线也通过地下铁路相连。可以说,只要德军进攻马其诺防线的任何一部分,支援的法国军队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冲向并击败敌人。

马其诺防线上的每一个士兵营房都配备了完整而复杂的基础设施,包括军队宿舍、厨房。甚至配有先进手术室的医务室、防病毒过滤装置、发电厂、食品储藏室、冰箱、水箱、燃料箱、弹药库,甚至还有供士兵借书的图书馆。

但结果就是,德国装甲部队没有愚蠢地攻击法国的马其诺防线,而是冲破了法国总司令眼中的“不可逾越地区”阿登森林。通过“镰刀行动”,德军像收割稻谷一样,直接进入法国腹地,来到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