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大唐崔忻宣诏碑

发布时间:2024-06-22 08:12:56 访问次数:
你知道漫话大唐崔忻宣诏碑吗?今天小海就给大家整理有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1、?近日整理老照片,看到了父亲和我在大唐崔忻宣诏碑前留影的两张照片,想起了我的父亲李建树为敦化市政府所立的大唐崔忻宣诏碑撰写碑文的一段往事,碑文承载着一千三百年前渤海国的人文记忆。

2、 在我的家乡吉林省敦化市南郊3公里处,有六座连绵起伏的山峰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人们称之为“六顶山”,其主峰在山的西端。

3、六顶山南侧山坳里有渤海王国早期王族和贵族的陵寝,其中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次女、贞惠公主墓最为著名,墓中出土了很多文物,最有价值的是一块墓碑和一对石狮,吸引了国内外考古学家和历史爱好者前来勘查和参观,早在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001年秋季我回到家乡,父亲提出要带我去六顶山看看,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5、六顶山虽然位于市区的南郊,但是我没怎么去过,小时候那里相对来说有些遥远,只有在路过新江桥的时候才能远远望见它的身影,后来由于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到外地学习和工作,去六顶山的机会就更少了。

6、?一天早上,父亲和我骑着自行车一路向南走去,过了通向六顶山的江桥后,向前行进了一段路,向西拐向田间的一条土路,一段时间后,再循着山路向南面的六顶山骑行

7、?初秋的风轻拂着田野,天空上白云飘荡,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好像翻滚的波浪

8、山路两边种满了绿油油的庄稼,葳蕤生光,一排排玉米杆抖擞精神挺立在地上,玉米棒头顶着一丛丛**或棕色的缨子,绿鲜鲜的长叶随风摆动,发出簌簌的响声

9、对中医中药颇有研究的父亲告诉我玉米须子可以治疗肾病,可以采摘一些当药材

10、?爬过一道山坡以后,传来一阵阵火车轰隆隆的声音,只见一列小火车自西向东驶来,火车头烟囱冒着黑烟,拖拽着一节节相连的平板车在脚下的铁路上驶过,山谷间回荡着火车的鸣笛声,中间的平板车上坐着几个老乡,身边放着一些鼓鼓囊囊的袋子

11、我很好奇,就问父亲火车是从哪里开来的,父亲告诉我,这是从沟里林场开过来的小火车,那里的人上市内赶集或办事都是坐着小火车,小火车道是当年日本人为了掠夺山林资源而修建的。

12、 几年以后我回敦化时听说小火车铁路线都拆除了,我感到非常惋惜。

13、如果小铁路留下来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也可以开发用作旅游资源,或许会吸引很多游客体验小火车在逶迤蜿蜒的山中穿行的乐趣,感受大山里春夏秋冬所蕴藏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14、?父亲和我继续沿着山间小路骑行,转过了一座山头后,再向东行走不远,父亲示意我将车子停放在路边,带着我向山坡处走去,指着一处用铁栅栏封闭的地方,告诉我那里是贞惠公主墓所在地,我靠近栏杆,看着一块写着贞惠公主墓的石碑,周围长满了荒草,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贞惠公主墓

15、这一古老遗存连接着悠远的历史,积淀着一个王国逝去的身影

16、父亲和我骑着车子再向前走了一段路,就看见一座两米多高的石碑矗立在路边,石碑正面写着《大唐崔忻宣诏杯》几个大字,这是由著名书法家唐杰明所题写

17、父亲让我看石碑后面的碑文,告诉我上面的碑文是由他所写,记载了一千三百年前唐朝鸿胪卿崔忻来到敖东城宣诏的往事:?“大祚荣,唐代靺鞨族之首领,武后圣历元年(公元六九八年)于忽汗河畔即今之敦化自立为震国王,并贡方物于唐

18、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唐遣郎将崔忻册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加忽汗州都督

19、时移千载,山川犹丽,中华大统,今逢盛世

20、念崔忻当日之来,越海跋山,涉险历辛,宣诏册封盛典恢弘,遂开敦化建治之始,通民族友好之情,实为壮举。

21、故於兹建碑以为永世之志。

22、一九九五年六月望日

23、”?石碑撰文者写着父亲的名字,碑文是由父亲共事多年的老友、敦化市文史专家杨明谷老师所写,字迹丰筋多力,刻制人为张文富,石碑默默地面对大地长空,历历如绘的往事引人遐思

24、 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新时期晚期,古老的肃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之间,肃慎族在不同时期的文献中有不同的称谓,先秦称肃慎,两汉魏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为勿吉,随唐时期称靺鞨,靺鞨建立渤海国,后称渤海,其后裔在辽金元明时期称为女直或女真,清朝时称满洲(满族),靺鞨是现在满族先祖的一部分

25、 靺鞨在隋唐时期发展成为东北最为强大的民族,分成七大部落,其中居于松花江上游和长白山一带的被称为粟末靺鞨,靺鞨的音译本意是“山林部落”,而松花江在古代叫粟末江,粟末靺鞨的实际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26、”?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王朝在辽东消灭了高句丽以后,为了加强治理,将大批高句丽遗民及依附于高句丽政权的一部分靺鞨人强行迁往内地,其中,粟末靺鞨人首领乞四比羽、乞乞仲象率其部众迁居到了当时的营州(辽宁朝阳)一带,营州的统治者依仗手中的权势对当地的百姓和少数民族横征暴敛,激起民众的不满

27、?公元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借机反唐,于次年破营州

28、靺鞨人首领乞四比羽、乞乞仲象乘乱率众东还,而唐朝的武则天为了区别对待,用重兵征讨契丹,对靺鞨首领则采取笼络手段。

29、赐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免其罪。

30、但乞四比羽拒不受命,遭致唐兵的追剿,乞四比羽兵败被杀。

31、不久乞乞仲象也因病死去,其子大祚荣率部继续向肃慎故土东奔而去

32、并在天门岭打败了追赶他们的唐军,朝故里的方向前进

33、?公元698年大祚荣率部在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西南)筑城而居,拥兵自固,建都称王,号“震国”,并以尊称“da(古通古斯语即酋长)”自创其姓大氏

34、不久,都城迁至忽汗河(今牡丹江)畔,名忽汗城,也就是后来的敖东城

35、 渤海国与唐王朝曾经爆发过战争,也有过接触、交往、融合的过程,但总体来说,仍是以和睦友好的贸易关系和蕃属关系为主

36、 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了全力对付突厥,派侍御史张行岌出使震国,进行招抚

37、大祚荣当即表示愿意归附,并派遣他的儿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唐为质,宿卫京师,唐朝中央政权与靺鞨的关系得到极大的缓解。

38、不久,因契丹、突厥连年寇边,道路被阻,使命不达,册封未果。

39、 据《旧唐书. 渤海靺鞨传》记载:“睿宗先天二年(公元7 1 3 年),遣郎将崔欣往册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岁遣使朝贡。

40、” 鸿胪寺是唐代主管外宾、朝会仪节之事的官署,鸿胪寺的正、副官是鸿胪卿和鸿胪少卿

41、当时崔忻率一行人马持节在秋冬之季从唐都长安出发,晓行夜宿,望东北方向而来,在登州(蓬莱)乘船渡过渤海,抵达旅顺,经过休整,再乘船沿海东行,至青泥浦(今大连青泥洼桥一带)、石人岛(今庒河石岛城),然后入鸭绿江再溯江而上转陆路而行,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抵达到了震国敖东城

42、册封以后,震国有了新的名字,专称“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

43、 大祚荣盛情款待了崔忻一行人员,崔忻在敖东城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在此期间饱览了北国雄伟壮丽的山河景色、苍茫幽邃的原始深林和独特淳朴的民族风情,品尝了当地的各种山珍野味

44、 翌年春夏交接之际,崔忻带领使团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程,当他又一次来到了渤海之滨的旅顺,面对着海天交界处的地平线,崔忻想起自己完成的使命和寒来暑往的行程,感慨万千

漫话大唐崔忻宣诏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不妨动手操作看看,相信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